大雨过后
溺水事故处于易发、高发期
为有效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
请大家务必增强安全意识
不要近水观河、玩耍、游泳
以下小知识,一定要牢记!
防溺水小视频
老师、警察来同框
防溺水“六不”学起来
防溺水三句半
情境教育防溺水
看了这么多视频
相信大家对防溺水已经有了不少心得
下面我们再一起看一看
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
急诊科王科科医生
系统地讲解防溺水小知识吧
防溺水小知识
如何识别溺水?
提到溺水,很多人自然联想到溺水者在水中惊慌失措、疯狂拍打水面的情景。除了怕水外,溺水者还会有哪些表现?若出现以下这几个表现,可能提示有人溺水了:

为什么有人溺水时是安静地站着呢?
溺水的时候,人体的肌肉变得僵硬,并且大脑会处于半昏迷状态,无法呼救,所以,溺水者很安静;另外,由于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,人在水中是处于悬浮的状态,溺水者看上去像站着。
但如果溺水时间过长,患者会出现昏迷、心跳停止、甚至失去生命体征,就会漂浮在水面上,以仰卧位或俯卧位在水面上漂浮不动。
对溺水者急救 “控水法”可取吗?
网上广为流传一张经典的溺水抢救照片,一个溺水的孩子被大人倒背着,一路奔跑,这种方法试图通过倒立将溺水者肺部的水排出,所谓的“控水法”。但其实,这个方法是错误的。
老百姓误以为溺水者在水中误服了大量的水,而导致心脏呼吸骤停,其实并非这样,相反,多数溺水者呼吸道内仅有少量的水,少部分人甚至几乎没有水。
溺水者的生命受到威胁主要是因为缺氧,溺水者如果没有及时获救,缺氧就一直加重,低氧血症会迅速导致意识丧失和呼吸停止。
对溺水者急救的正确方法是?
把溺水者救上岸之后,
我们应该怎么做?
我们要立刻判断其生命体征,用力拍打溺水者的肩膀,大声呼喊:
如何预防溺水?
除了掌握溺水急救的方法,家长们还要告诉孩子一些注意事项,预防溺水:

1、要有安全防范的意识,未成年人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,要有家长的陪同才能去游泳,溺水发生在一瞬间,如果没有人看护去游泳会发生严重的后果。
2、选择正规的游泳场所,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。
3、游泳前,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,待适应水温才下水;游泳过程中,突然身体不适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。
原标题:《【防溺水】再提醒,这些防溺水视频和急救知识一起学》
阅读原文